新华社北京5月27日消息,近段时间,广州、深圳等地多家银行上调个人房贷利率,同时出现房贷额度紧张、放款周期拉长等情况。房贷利率上调意味着什么?未来房贷是否会继续“涨价”?个人房贷申请是否会变难?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。 多地房贷利率迎来上调 记者了解到,5月份,广州工、农、中、建四家银行房贷利率迎来又一
截至目前,在22个已宣布实行“两集中”制度的城市中,13个推出了首批集中供地,合计成交额近7000亿元。各地的溢价率分化较为明显。一些热点城市在地块出让及房产销售环节均作出了限制,房企的利润率空间受到压缩。 土拍市场冷热不均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5月24日,全国排名前列阶段集中供地基本告一
5月25日,新希望服务(03658.HK)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,至此物业行业上市公司阵营已增至46家。 中指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,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物业板块的平均市盈率达46.7倍,预计到2021年末物业板块上市公司总数量有望达70家。 大鱼吃小鱼,物管行业洗牌正在加速。据克而瑞数据,仅今年4月,
“我们有几家分店这一个多月都没开单了,我觉得很奇怪,到了5月买房的人反而没以前多。”在深圳罗湖红岗片区,房产中介店长陈经理有点无奈。 虽然说每个片区的情况各有不同,但从陈经理的话中也可以看出,深圳楼市在密集的调控和严厉的监管之下,正在发生变化。此外,近期多个城市相继调升房贷利率,也给市场带来新的变化
新华社深圳5月26日电 题:驱除楼市“榴莲”之味,重在挖断“炒房”的根 新华社记者孙飞、赵瑞希 一个榴莲代表一千万元,一个香蕉代表一百万元——近期,一家深圳房地产中介门店用水果做暗语,展示住房价格。当地住建部门已联合房地产中介协会进行调查处理,相关中介门店停业整顿一周。主管部门要求,各房地产经纪机构
国家统计局较新数据显示,4月份,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17742万平方米,环比下降7%,同比下降9.3%。即使和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,这一数据也下降了10.5%。在重点城市试行土地出让“两集中”政策后,市场分析人士认为,相关政策或改变房地产行业原有开发节奏,后期或造成新盘集中上市。 房地产新开工
目前,广州、重庆、杭州、北京等城市的首批集中供地已结束,融创中国、华润置地等TOP50房企斩获颇丰,而碧桂园、世茂集团等规模房企鲜有成交。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,相对充足的土地储备、全年稳健的投资节奏和多元化的投资方式,成为不少规模房企在集中土拍市场少有“露面”的重要因素。同时,在土拍市场热情高涨
上市物业管理公司陆续披露了2020年年报。尽管遭遇疫情突袭,但物业管理行业凭借稳健的现金流整体交出了不错的答卷,管理规模、盈利能力等方面均表现良好。随着物业管理行业并购潮来临,2021年规模争夺将成为行业重头戏。 提升物管规模 统计数据显示,目前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物业管理公司超过40家。其中,在管面
5月26日,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,目前在22个重点城市的首轮“双集中”供地中已有过半城市完成首批土拍。其中,北京、深圳、杭州、重庆等热点城市的地块竞争尤为激烈,多数房企不惜牺牲利润也要抢到目标地块。 以杭州市为例,滨江集团在首轮供地中成为较大赢家,总共拿到了5块地,拿地总额达182.58亿元
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近日,社交媒体热传一张有关深圳房产中介展示二手房价格的照片:用榴莲和香蕉代替货币计算单位,一个榴莲代表1000万元,一根香蕉代表100万元。 由于深圳早已实施了二手房成交参考价,房产中介在对外公布时只能发布二手房成交参考价。为了展示房屋挂牌价,中介们想出如此”奇招“。5月25日